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青豆小说网 www.qingdou.io,陈新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45年即小日本大投降那年,茂丰镇上来了讨饭的母子俩。听口音,是房县人。这母子俩讨饭,生、熟都要。熟的当下吃了,生的用袋子装上,装满一袋,在小河滩上掏个坑,掩埋。

    西街头进街的河岸坎南侧,有个被遗弃的看守瓜菜地的棚子。娘俩在棚子里落脚,养神。眼睛睁着时,就远远瞅着掩埋米面的地方。娘俩也经常交谈,当妈的说话,象蹲在水缸里面,瓮声瓮气地,许是鼻孔粗、或者是塌了鼻子的缘故。当儿子讲话的声音很轻微,象猫儿吟。从那母子的神色看,是相中丁茂丰镇的繁华和热闹,不想挪窝了。

    镇南过河,上大坡,是茂丰山。山上长的有水竹、松树、花栗树山后上街镇来卖柴的人多,卖柴后,需要吃早饭或者早饭连午饭一起吃。为安定生活起居,也为赚那些卖柴人的一点小钱,那母子俩便在镇西头小河岸畔搭起简易的茅草棚户,做起小吃食的手艺。从河沙滩里扒出米,磨成面,用热水一泡,加上甜酒曲,发酵,用勺子分装进乌窑碗,架笼蒸蒸熟了,翻扣出来,便是亮晶晶、白生生的碗碗糕。从河沙滩扒出麦面,兑水、发酵,掺生面,揉成坨,扔进锅里,拍拍按按,按成个大月亮。用谷壳、木渣、锯末煨暗火,慢慢炕,慢慢变得焦黄,成了焦香的有硬壳、也有软瓤的锅盔馍。

    镇里都是做生意、做手艺的老住户,不稀罕来吃这两样东西。可进镇卖柴、卖炭、卖鸡、卖鸭、卖萝卜、白菜的人都爱在这里小憩,买那小食。发现那碗碗糕甜中夹酸,是樱桃味儿,很爽口;那锅盔,壳壳香酥脆,瓤瓤泡软绵,很可口。既经济又实惠,实属价廉物美。那娘俩的小饭铺名声遂传开,生意渐红火,以讨来的粮米做本,渐渐有了自己的小本钱。

    便有人攀谈、动问这母子的来历。说,听口音你们是房县人,咋流落到茂丰?

    母子俩异口同声,原本住在房县别(白)窝,山里“板”了大年成,饿死了当家人,孤儿寡母逃荒,雀鸟朝的旺处飞,来这里求个生路。

    解放前这种情况多,便也无及细追问。

    一九四九年,茂丰镇解放。因这母子不在茂丰籍,所以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分胜利果实便没有份。土改后因为茂丰镇历史上传统开店铺、开小手工作坊的人家居多,种庄稼的人很少,县人民政府把茂丰定为商品粮户口集镇,初有了人口管理意识,属镇内住户、人口一律要重新登记造册。街镇专班逐户登记人口之际,方知那老女人无名,只叫倪王氏;儿子有名,叫倪发祥。登记在册后,倪家母子仍做碗碗糕、锅盔馍营生,小日子过得更安稳。

    倪发祥在土改时候已然成人,长成大小伙子,但仍是瓦刀脸,仍是其貌不扬。镇里和镇周围农村姑娘都没淮愿意嫁给他作媳妇。倪王氏为这事儿很为儿子焦急。

    天无绝人之路,臭肉自有臭老鸦来啄;一棵小草还顶颗露水珠,何况倪发祥还是个大活人?俗话说,有那一堆灰,不愁没有驴子来打滚。不久的一天,街镇上便跑来一个长相漂亮、穿戴洋气、名字叫做秦组芳的年轻女人,急匆匆寻求落脚处。便有爱管闲事的人从中撮合,把秦祖芳领到倪发祥茅草棚户门上,让秦祖芳“看家儿”看能否看得中,看能否给倪发祥当媳妇。

    说“看家儿”也只是个说法,秦祖芳已经是慌不择路,无可挑选,当夜就和倪发祥上了床。这种事,茂丰叫做“拣媳妇”拣媳妇,不需婚礼,不动人客,男愿意女同意,直接上床就是。

    倪发祥还没尝过女人妙处的味儿,那真是干柴见火,轰轰燃。见秦祖芳一进被窝,就猴急跨马而上,鼻子喉咙驴样的出着粗气粗声,推搡得草棚屋子直摇晃。

    “祥娃子——”倪王氏是过来人,当然晓得自己的儿子在干啥事情,心里觉得儿子做得太鲁莽,太急性,太忍不住神,所以当娘的忍不住给了腔:“祥娃子,不晓得斯文点儿,耍蛮要损身子骨啊,也不是吃饭,一顿要撑饱啊?往后日子还长哩。”

    倪发祥听老娘发了话,从此做男女间那事也就放慢节奏,缓缓地做。

    倪发祥娶亲捡了便宜,但在子嗣上却是吃了亏。后来才晓得秦祖芳是县西部界岭那边的陕西白河县旧社会县长的九姨太。县大队民兵要“炮”县长时候,秦祖芳她吓得逃跑了。她从前是白河县城一个暗娼,喝春药喝多了,十七、八岁左右就败坏了精气骨血,是不能够生育儿女的。但她当了倪发祥的媳妇以后,深深隐瞒了这一点。与倪发祥同床了好几年,夜夜颠鸾倒凤好多次,就是翻腾不出个娃子来。倪发祥埋怨秦祖芳是个不下蛋的母鸡,秦祖芳反说是倪发祥自己无能,裆里那物件是梁山好汉的军师——无用(吴用)。气得倪发祥去医院检查,才知自己精子是稀水水儿,象骡子“物件”虽大也无用,天生不能繁衍后代。倪发祥便认了倒霉,认了命里无子嗣,也不怪秦祖芳了,只图夜晚上床能快活就成。

    从此,倪家茅屋前多了个卖锅盔、碗碗糕的女人。说也怪,小饭铺食客也随之多起来。

    倪发祥真正发祥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以后。

    六十年代初期,镇街上调来个新书记,姓柴,长得牛高马大,拳头海碗大,腿肚子有细腰女人的腰粗。脸面象乌窑盆那色、那般大小,人称黑老柴。黑老柴是挑盐脚力出身,解放之际加入民兵,斗争地主很卖力,对专政对象拳脚下得重,由此很快当上土改干部。土改运动结束,县里对土改干部统一安排工作,让老柴当上了小小茂丰镇街居委会的书记。柴书记感恩是共产党让他扔掉了肩膀上的挑盐扁担,所以对工作忠心耿耿,且阶级斗争观念特强。茂丰镇上地富反坏成份不好的人多,柴书记均是嫉恶如仇

    不共戴天。内心埋怨:新中国新社会还留着那些地富反坏“裸”的个用?!应该斩尽杀绝枪毙光才是。

    柴书记初进镇街,要熟悉镇情镇貌,在街镇上前后左右转悠了好几圈,就把小镇的版图转进了心里。转悠的第一天,来到街道西头的倪家小饭铺。秦祖芳知道是新书记大驾光临,就给他碗碗糕吃,掰锅盔馍吃。柴书记由此对秦祖芳留下深刻印象。久而久之,便“吃”起了秦祖芳。

    倪发祥对自己的媳妇偷人偷书记装迷糊,心想,有书记亲近自己的女人,咋说也是好事情,何况女人那东西,拔了萝卜有眼在,反正不蚀本,坏个啥事?

    柴书记心里阶级阵线很分明,我不搞地富反坏的女人,不会犯阶级路线错误。

    其实,秦祖芳不是根红苗子正的货;倪发祥也也不是讨饭出身。他的父亲是房县倪家湾大财主,让农民杀了,扫了他屋的“圈”——几乎斩尽杀绝——只那娘俩走亲戚逃脱了性命,才转而成为无家可归的乞丐的。

    柴书记隔三差五进屋与秦祖芳闹腾,倪发祥是睁只眼闭只眼,没有捉奸出书记的洋相。因此,书记对倪发祥赶情,趁镇里健全行政建制划分居民组时,亲定倪发祥为西街第—组组长。街镇的一个居民组,相当于一个生产队,也就是说,倪发祥的居民组长头衔与生产队长平级。

    虽说居民组长官儿不大,但管着居民的命根子——粮食供应本,在街镇西头便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粮本每月由他收,由他发,谁不执行柴书记的决定,或有谁碍着了他,那么,粮本就要被扣发,让你吃不上当月的二十七斤口粮,四两口油。故而,在街镇西头,任何人奈何他不得,还得巴结他。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