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青豆小说网 www.qingdou.io,陈新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纪实小说沸腾的啸河村

    陈新民

    试验着简化小说笔法的故事铺垫,省却小说手法交代叙述的沉长,试探着电视专题片般情节的简约链接。

    引子

    庚寅虎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清晨。

    啸河村那个绰号叫做藿麻草的女人霍亚巧跨出自己家大门,一手提溜着个搪瓷破脸盆,一手拿着一节柴棍子,一路走,一路敲打着脸盆,重复着蝎虎:“啊呀呀,乡亲们,不得了啦——冲(村)委会要拆我们的房子,要卖我们活命的土地啦,我们寒(还)怎么过日子啊?大家都跟我一起去闹冲(村)委会啊?”

    随着霍亚巧的一路蝎虎,岁末年尾没事干的村民也都袖着手先后踮脚出门,三三两两跟在霍亚巧的身后,渐渐形成了一支稀稀拉拉的队伍。

    霍亚巧见人不少了,说:“大家伙儿听我说,嘛(莫)要害臊,人脸得放下去,狗脸得挂起来——跟我一起去闹冲(村)委会——他们当官儿的让我们过不成日子,我们先闹得他们过不成年!都跟我去闹冲(村)委会啊——”

    众人打着哟呵跟随霍亚巧去了?

    1、

    啸河村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展开一张车城市区地图给您指点,也可以拿着红蓝铅笔红色的那一头向火车站以东指点,指向那个经济开发区汽配城的后山;再由汽配城东移,给您环推出啸河村全貌:

    这里,有连绵的小山、丛林、沟豁、旷野;有山岭、村落间的互通硬化路面;有村院、农舍,门前场院的自来水龙头;尤其特别的是还有山坳间一片片工业厂房,厂区建设工地火热的劳动场景,夹杂着村民培植的能卖大价钱的观赏性林木、盆景、花卉苗圃、根雕作坊、以及散见于厂区间隙、农舍间隙的田畈和羊咩牛叫的小景,鸡戏鹅嘎的小趣,尤其是穿戴着工装进出农家宅院的村民?

    迎着村外宽阔公路的村委会新楼,屹立着豪华气派,阳台通体玻璃外墙辉映着新楼场院里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文化墙等、停在场院里的村民小组长们各式各色小轿车,和不时进出场院穿着时尚的男女?

    啸河村村委会新楼前,那个从前当过一、两年老私塾教书先生就迎来了新中国的老叟、人称老顽童的蓝合彩,手捏一把折扇,从村委会大门晃悠出来,压着方步,很是悠闲。

    一群少年娃子放学归来涌向老顽童:“老顽童爷爷,再教我们一首儿歌吧——”

    “吼、吼(好、好),”老顽童蓝合彩的老郧阳口音里的“好”字,外乡人听着总像“吼”字音:“吼,吼(好好)——不过,昨天教你们的一首都寒(还)记得不?”

    “记得。记得。”娃子们异口同声背诵起来:

    “黄毛丫头,睡到饭熟。

    听见碗响,爬起来就抢。

    一抢抢个豁碗,一吃吃一百碗!”

    “寒(还)行。寒(还)行。记性都不错嘛。”老顽童夸奖道,今天,我教你们我最近琢磨出的一段顺口溜:

    “啸河村,真是牛

    村委会盖起新大楼。

    平整山地建工厂

    村民富得直冒油。

    实现城乡一体化

    幸福日子有奔头,有奔头!

    现在,你们跟我一起溜——”

    娃子们一听,拍着手叫好,就一句一句跟着老顽童溜了起来:

    啸河村,真是牛

    村委会盖起新大楼。

    平整山地建工厂

    村民富得直冒油。

    实现城乡一体化

    幸福日子有奔头,有奔头!

    老顽童的顺口溜是现在的啸河村的真实写照。

    不过,从前的啸河村的老少可没有这样高兴快活。八个村民小组2000人口,在人平2分地的山坡地上,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土里刨食,刨一年上头,却还是衣不供身食不供口。

    啸河村的人挣扎在贫困线上。

    八年前的一天夜晚,啸河村曾出了一桩人命关天的大事—

    2

    月华似水,洒向绵延山岚下的啸河村,使啸河村的山野变得朦朦胧胧,影影绰绰。

    啸河畔山风摇曳的竹林里,有好几处平整如饭桌的大石头,有一处的石桌上,依偎着一对青年男女。借着皓月,可以瞧见那女青年是村民们公认的“村花”陶小香,那男青年是高考落榜回乡青年李青光。

    李青光搂着陶小香,摩挲着陶小香的双手,说:“小香,村里实在是太穷了,我家更是穷得凉水泼不上墙。我直管留你,你这朵乡亲们公认的村花,在这穷山沟也得不到好营养。留得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啊?”

    陶小香丰满的胸脯侧着把李青光贴得更紧:“我走的是人。留给你的,是心。我陶小香这朵山花,确实喜欢你李青光。可是,为给我爹治病,花了河南那个老板一、两万元钱啊,我不嫁不行啊。”

    李青光说:“小香,你这不是爱情,是苦情;你这不是出嫁。是抵债作价啊!”陶小香说:“这是和尚头——没有发(法)啊——你能帮我偿还二万元为我爹治病的钱吗?!”

    李青光嗫嚅着:“我,我,目前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不相信我一辈子都没有这个能力。国家一再号召缩小城乡差别,我不相信我们啸河村在全国数一数二的汽车城的郊区会永远贫穷下去——”

    陶小香抽泣道:“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河南那个老板能等到你有还钱的能力再还他吗?我不嫁,他就要打官司。我爹娘说,丢不起这个脸啊?”

    李青光:“小香,你讲的也是实在情况。唉,你明天一早就要远嫁洛阳了,我现在只能为你唱一首哭嫁歌——”说着,便用小芳歌曲轻轻套唱起来: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香

    模样端庄又漂亮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一片好心肠。

    谢谢你,给我的爱

    今生今世不忘怀。

    谢谢你,给我的温柔

    恨不能把你留下来。”

    陶小香:“青光哥,我也没有什么给你留下做纪念,说给你留下我的心吧,心又不能挖出来,我也只能给你唱支哭嫁歌了——

    村里有个小伙叫青光

    有文化来有涵养

    一副聪明的宽脑门儿

    睿智有眼光

    谢谢你,给我的热恋

    帮我度过苦时光;

    谢谢你,给我的关爱

    我要永远永远记在心房?

    青光哥——”

    李青光:“小香-----”两个青年男女再次相拥痛哭着。

    此刻,山风似乎在催动松涛吟唱:

    村里的小香和青光

    二人来到小河旁。

    两双眼睛都流泪

    顺着啸河淌?

    小香:“青光哥,你真的不怨恨我吗?”

    李青光:“我,怨恨天,怨恨地,怨恨我自己没福气。小香,我想好了,既然真爱你,就要让你去过好日子。我决定,从现在起,我不是你的情哥哥,是你的亲哥哥。明天,我志愿当你的送亲的人。”

    陶小香:“不。不。你胜过我的亲哥哥,你是我的情哥哥!我现在就给你——”

    李青光:“你有什么给我啊,”

    陶小香:“你傻啊,是把我当姑娘最保守的最珍贵的?第一次?给你?”

    李青光:“不。我不。绝不。小香,你过河南去了,还要做人,还要过日子。那老板晓得了你给他的不是第一次,你就会受到轻视甚或是侮辱和折磨,到时候你的日子不好过啊?”

    李青光、陶小香的缠绵苦情中走来老顽童蓝合彩,他窥视到了一对年轻恋人的凄凉情景,自我解窘,摇头晃脑,漫姗着,信口吟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素女,君子好逑?”

    老顽童的吟唱吓坏了陶小香和李青光。

    老顽童索性近前:“呵呵哟,还是你们两个啊——”

    李青光:“老顽童,不,合彩大叔,你没看见什么吧?”

    老顽童:“老眼昏花,我啥都没看见,没看见。”转对小香“小香啊,听说你明天就要远嫁,我是连夜去你家给你‘添箱’的。说是添箱吧,确实拿不出一分钱送给你,也拿不出一点像样的东西送给你。我用红纸剪了一副鸳鸯,现在正好送给你——免得进你家门去,我这老脸不好意思。”说着话,从破袄子里拿出红纸鸳鸯剪纸递过。

    陶小香:“谢谢蓝大叔。”拆开鸳鸯,递给李青光一只。“青光,今生今世,从此不能够和你在一起了。这一只鸳鸯,你留着做纪念吧。”

    老顽童:“唉,老天不睁眼,棒打鸳鸯散;本是同林鸟,不能比翼飞。青光,不是省委不是县委,你是到了这个地位(委),要想得开啊。”

    李青光:“谢谢蓝叔操心——”

    老顽童:“时辰不早了。小香明早还要走远路。你们快各自回去吧——”

    陶小香、李青光一同对老顽童鞠一躬,离开小竹林,消失在月夜里。

    老顽童对身影远去的一双恋人跺脚哀怨道:“唉唉,谁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屁话!鬼话!”

    3、

    一辆120救护车不间歇地呼叫着“不能完了不能完了”喇叭声,从市中心向市东郊啸河村方向疾驰,然后又向市区飞奔。

    救护车疾驰到市区最大的一家医院门诊楼急诊室前停下。

    车门开,牛大江和牛大河捧抬着跳崖、身受重伤,身体沾满血污的李青光进入急诊室内,村妇联主任倪艳丽随后跟进。

    值班医生翻翻李青光眼皮,用听诊器听听李青光脉搏,回首问倪艳丽:“你是伤者的家属?”

    倪艳丽:“不是。我是村委会的。”

    值班医生对牛大河:“你是伤者亲属?”

    牛大河:“不是。我也是村委会的。”

    值班医生对牛大江:“那么——你是——”

    牛大江:“我也是村委会的。”

    值班医生:“伤者需要立即动手术救命,需要伤者亲属签字——”

    牛大江:“我们村委会干部都算是他的亲属。不过,我是主任,我签字——”

    值班医生递过一份表格,牛大江接过值班医生递过来的笔,签字。

    值班医生对跟随护士指着昏迷不醒的李青光说:“快把人送手术室——”

    牛大江等人慌忙跟着移动病床,穿越室内走廊,来到电梯门口候梯。

    值班医生问牛大江:“这小伙子,年轻轻的为什么要寻短路啊?”

    牛大江:“唉,这都是因为我们啸河村——穷啊?”

    4、

    牛大江向医生诉说着啸河村旧貌旧景象:

    坎坎坷坷的山间小路;

    零零落落破败歪斜的土墙房舍;

    苛锄在田、地里劳作的衣衫简陋的男女村民;

    二荒坡上的苞谷地畔的高坎上,有两名歌师傅敲打着锣鼓,在唱薅草锣鼓歌。

    高坎下,十数人一溜排开,薅草。

    有的人为抢“赛口”锄头脱了,掉了,就用锄柄扒着泥土,赶上队伍?

    居高临下的歌师傅便指名道姓地即兴编唱起来,一问一答慢慢“挖苦”着薅草掉队的人:

    (甲)呃,落在后面的是哪一个(哇)?

    (乙)呃,是朱家老表我不好对你说(哇)。

    (甲)呃,莫不是老表的尾巴长(啊)?

    (乙)呃,夹着尾巴他慢慢磨来慢慢拖(哇)

    (甲)呃,莫不是老表的锄头小(啊)?

    (乙)呃,那锄头只好回去挖耳朵。

    (甲)呃,莫不是昨夜晚与表嫂亲热过了火?

    (乙)哎,今昼你薅草变成“耷脑壳”!

    歌师傅的谐虐歌唱,撩拨得大家哈哈大笑,也招引来掉了锄板的薅草人的咒骂。

    薅草处树林边,老顽童蓝合彩的老伴蹲在沟凼里,俯身清洗野菜,洗好一棵又一棵野菜,朝竹筐里丢;然后,用葫芦瓢朝一只水桶里面一瓢又一瓢舀起浑浊的水。桶里舀满了浑水,人眼里溢出辛酸的泪水:“唉,老天爷不开眼啊,我们这啸河村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啊?”擦擦眼泪站起身来,向远处呼喊:“老头子啊,老头子啊,来帮我把水抬回去啊!”老顽童蓝合彩掂着一根扁担前来,与老伴抬起水桶,摇摇摆摆朝回走。

    山腰中老顽童家门前。

    老顽童的儿子蓝相山与妻子陶苗苗扭打着从屋子里出来。

    抬水回来的老顽童夫妇俩连忙放下水桶和野菜,同问:“咋你两口子又打起来了?”

    陶苗苗:“你们两个老的,问问他蓝相山这个懒黄鳝,让他挑水,他不挑,还指望你们两老去抬水吃;等不回来水,把明年的苞谷种子炒苞谷花吃了啊——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老顽童从水桶梁下抽出扁担,对蓝相山愤愤道:“我打死你这个懒黄鳝!我打死你这个懒黄鳝!”

    蓝相山双手护卫着头部奔逃而去。

    ?

    由于村里贫困,村花陶小香远嫁了,蓝向山跑到市里面的汽配厂家去谋生路了。要说啸河村地处新兴的汽车城郊区和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库区交界处,应该与城区的人生活没有多大的差别。可是,八个村民小组两千人口,零散居住在沟沟岔岔之间。全村找不到一块五亩以上稍微平坦的地方,人均可耕种土地仅有二分。由于村里基础薄弱,到新世纪之交的千禧之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一千元,村民不贫困才怪。村里人都巴望村里出个能人带领大伙儿走出困境,能过上好日子。但不知道村里什么时候出能人,哪一天好日子能来?

    5、

    啸河,本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只因为从深山一路闯荡出来落差很大,跌宕起伏,汛期山洪爆发,那水也像是大江大河一样奔腾咆哮,摧枯拉朽;平素,水淌得也很急,所以就叫做啸河。

    千禧之年后的一个夜晚。

    啸河村在认真进行换届选举。

    啸河村老村委会房舍前柱子上,拉起一条横幅:“啸河村党支部暨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

    横幅下面的廊檐下,支着一张柴桌子。

    柴桌子后面坐着啸河经济开发区街办的干部白远志、白水朗,旁边站着村妇联主任部倪艳丽。

    柴桌子面上,放有一只粗瓷碗,一堆玉米粒。

    这是预备选举投票用的。

    场院里坐着或站着从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前来的全村男女老少群众,石头和横着的树木是他们的座椅,连石头和横木座椅也没有赶上的,就只好站着听会。因为是听会,年轻的男人们嘴角上乜斜着纸烟根条,年纪大的男人们满嘴包着旱烟袋哨子,不吸烟的男人们在磕着自带的南瓜子、葵花籽或者轻轻嘎嘣着山核桃,时不时把屁股丫子里面的臭屁送向纳鞋底的女人们。

    眼看时间不早了,人也来得不少了,村妇女干部倪艳丽做开场白:“全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嫂嫂兄弟姐妹们,为了我们啸河村尽快脱贫致富,尽快过上父老乡亲们盼望的好日子,今天晚上,由街办党委领导同志主持我们村村、支两委的换届选举,上级组织提名支部书记候选人是原村支两委中的牛大江,现在开始投票,同意的就上前来向碗里丢一粒包谷籽——”

    众人懒洋洋起立,慢吞吞排队,顺序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合拢,拈起玉米粒,投向碗里。

    白远志捧起满碗玉米粒,说:“父老乡亲们,我捧起了一满碗玉米粒,选举结果很明白,牛大江同志当选中共啸河村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村委会主任。我代表开发区街办党委,感谢父老乡亲们的真诚配合,并向牛大江同志表示热烈祝贺!”说着,率先鼓掌。

    可深山里的人一是没有轻易就为谁鼓掌的习惯,二是哪件事真值得鼓掌的话,他们倒也不吝惜巴掌。目前场院里的人在白远志掌声引导下,只有稀稀拉拉的没有劲头的掌声。他们认为,谁当村官是上面已经定好了的。所谓民主,就是让你在定好了的人名下投一粒苞谷籽,走一个形式而已。谁知那牛大江和牛大江组成的村新领导班子能不能给村里人带来好日子、好光景呢?

    6、

    一个树木葱茏、竹枝藤萝掩映的坐北朝南罗圈椅式的山坳里,合围着三间土墙泥瓦扁担房,房前,有潺潺溪水淌过。

    这样的地方,按照堪舆先生所说,前有(太阳)照,后有(山)靠,前有泡(溪水),两边抱(山梁胳臂弯),是出人才、发大财的风水宝地。

    这是一个清早。

    牛大江按燃寝室床头柜上的电灯,披衣起床。

    牛大江的妻子董素梅嗫嚅道:“天还没大亮呢,你起这么早干啥晃子?”

    牛大江:“睡不着啊。俗话说,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全村八个组,两千人口,我是书记、主任一肩挑,家家户户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我都得操心啊。”

    董素梅:“自从你当上村主任以后啊,啸河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村里经济基础只有这个样,如今你书记、主任一肩挑,那也是一个鸡蛋二两面,发不起来脸盆大个面包啊。”

    牛大江:“素梅啊,我对你说实话,既然父老乡亲们都信得过我,我还真想把啸河村的面包发大呢。”

    董素梅:“我看那也是武当山道士的一指禅——硬撑。”

    牛大江:“我是男子汉啊,要不负众望,有点担当精神。先撑起来再说吧。我希望你不要拖我的后腿。”

    董素梅:“你那两条腿想走,两头犍牛也拖不转来,我才没有那个力气拖呢。女人拴男人,不是拴腿,是拴心。”

    牛大江:“我的心啊,被你拴了这多年,所以你才放心。搞村里的工作,我也安心。我今天起大早,就是要到全村所有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再仔细认真瞅瞅、看看。”

    董素梅:“你生在啸河村,长在啸河村,哪个水沟里有几只蛤蟆,那片林子有几条长虫你都有数,还瞅啥幌子?看啥幌子?”

    牛大江:“你问这个事情啊,我倒想起一首古诗来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董素梅:“呵呵,书记、主任一肩挑了,还耍起文来了呢。不是啸河村的土话,我听不懂。”

    牛大江:“其实这首诗的含义很明白,就好比我们天天都在看啸河村,看熟悉了,看惯以了,就看不出来任何新鲜。只有真正的再用心去看看,就会发现从前没有发现过的东西,认识从前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董素梅:“好好,打张铁嘴儿,说不赢你个鳖嘴。你快去认识,去发现吧——”

    牛大江:“那我就走了——”

    董素梅:“去吧。去吧。我也学学电视里面的女人——摆摆——”

    牛大江:“我屁股后面也没有长尾巴,摆个啥幌子摆?”出寝室门,拿起一个本子,一支铅笔,把两包方便面放在挎包里,背上,开大门,走向红霞驱散白云的大山深处。

    7、

    牛大江攀登在山岭、林间。他,不时走走、停停,用铅笔在本子上划着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的道道、杠杠。

    牛大江走到一处房舍前。

    房舍前花圃摆放的有很多盆很多种花草。

    李春光在花圃中精心伺弄花草。

    牛大江走过来参观,连声赞叹:“春光啊,你这花养得不错啊!”李春光闻声才觉察前来的是牛大江:“哟,是牛书记来了啊。还不是多亏你多次安慰我啊,帮我想致富的项目。小香走了,要不是你安慰我,你组织乡亲们救我,在医院你代表我的亲属签字,给我做手术。要不,哪还有我这个人啊?”

    “虽说,那时候我是村主任,我一个人也救不了你啊”牛大江说“是村委会的集体力量救了你啊。人啊,三穷三富才能到老。所以,凡事心要朝好处想,眼要朝远处看。一朵村花走了,你可以培育出万多鲜花;一个小香走了,你的花可以让啸河村飘香,还可以让全市都飘着你的花香啊!”李春光说:“书记这思想、这境界,我是在初中、高中都没有学到的啊。不过呢,具体的养花知识,还多亏小香来电话啊、电脑上扣扣聊天啊经常指导。”

    牛大江:“你眼前还有什么困难么?”

    李春光:“别的倒也没有什么困难。主要是浇花用水困难。”

    牛大江:“从今天起,我在重新考察全村的山山水水,本子已经画了不少道道。不久就可以解决浇花用水量大的问题。”

    “好。那真好。”李春光说“村领导处处道道都在为我们着想啊,那我就不用愁浇花用水量大的问题了。”

    牛大江:“还有啥困难?”

    李春光:“我爹死得早,,老娘也做不了饭啊,我也老大不小了,家里得个好帮手。不好意思说啊,心里面总是想小香。这样的事啊,咋好对村领导说呢?”

    牛大江:“村民的事,大事,小事,都是村委会的事。村委会是最基层组织,如果也推三拉四的,老百姓向谁说话去?”说着,肩膀扛起块很好看的大石头。

    李春光:“书记,你看中了这个石头?”

    牛大江:“不是,我是要给你打比喻。你看,这个石头重啊,让一个肩膀老扛着,总有受不了的时候。是不是需要换个肩膀扛呢?”

    李春光:“很明白啊,是需要换个肩膀扛啊。”

    牛大江:“我是说,你要念念不忘小香呢,这困难就不好解决。天下好姑娘多啊,你不要扛个石头不换肩啊。换个肩膀扛的话,我就帮忙给你物色一个新小香,你看咋样?”

    李春光:“多谢书记开导,我就换个肩膀扛。”

    牛大江:“这就对了。我走了,你等着——”

    李春光:“哎呀,书记从门前过,进屋做晌午饭吃啊——”

    牛大江:“今天的时间很紧张,等我给你物色到新小香,我来你家喝喜酒!”说着,走向又一个山崖。

    李春光对着渐渐远去的牛大江亮开嗓门:“我结婚一定请村委会全体干部来喝喜酒,一定请书记、主任您坐上席。”

    8、

    山顶上的日头已经有点偏西。

    牛大江在山崖下面一个大石头上坐下,一面在小本子上作记号,一面掏出方便面咕咕喳喳吃起来。

    山坡上放牛老汉、老党员武大国远远走了过来。

    牛大江:“武大叔,你老人家在放牛啊?”

    身穿着很破烂衣裤的武大国应声、接腔:“哟,是书记、大主任来了啊。嗨嗨,人不吃饱,不上劲;牛不吃饱,不干活儿啊。牛书记,你咋舞的在这里吃方便面呢?快到我家去吃晌午饭。”

    牛大江:“不麻烦老叔你啦,我今天要抓紧时间把全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再认真仔细瞅瞅,在本子上先画个道道。”

    武大国感叹道:“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推举你书记、主任一肩挑,是村里选对了人啊。你娃子心里的道道比本子上多啊。嗨,可惜我这个老党员心有余力不足,帮不上你的忙罗。”

    牛大江:“大叔啊,人老了,气力不济,你心里不糊涂,思想境界和普通村民也到底不一样啊,脑子里还能帮我我出点子啊。”

    武大国:“那是你还瞧得起你老叔,不嫌弃你老叔啊。哎,你当书记了,可还是要通知我参加组织生活会啊。”

    牛大江:“大叔啊,人的年纪说老了就老了,可是还没有听见党龄老了这一说啊,通知你老党员参加支部生活会,是完全应该的呢。”

    武大国:“我是1961年入的党,快四十年党龄啊,确实没有为党做什么大贡献。可我这心呢,始终向着党。大江你抬举我了。只不过,我这脑壳不争气,老是疼得厉害,我担心哪一天会把我这双眼睛疼瞎,看不见在你手上小河村真正起大变化,真正过上好日子的那一天啊。”

    牛大江:“大叔啊,莫说泄气话。你的头疼病啊,我得和支部的同志商量商量,从民政救济款项里面先给你弄几百块钱,治病要紧啊。”

    武大国:“村子里困难户多啊,你才上任当书记,我是老党员,不能带这个头,可不能给你找为难。你这话,我心领了,说过撂过啊,千万嘛(莫)要当真。”

    牛大江:“大叔啊,先说到这里吧,我还要过最边远的那个组去瞅瞅啊——”说着话,拔腿继续前行。

    武大国拄着柴棍子站起身来,拍拍灰尘扑扑的裤子,喊叫:“路上还是要小心啊,小心无大差。好事不在忙中起,有钱难买慢慢儿的啊。”

    牛大江回头挥手致意:“老叔你放心,放心。”

    武大国喃喃自语:“支部选对了书记,村委会选对了主任,我这个老党员放心,放心,放一百二十个心啊?”

    9、

    入夜。

    破旧、低矮的村委会会议室,弥漫昏黄的电灯光亮。

    昏黄的电灯光亮下面,正举行村、支两委扩大会。

    牛大江、牛大河、倪艳丽等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代表拥挤在屋里。

    还是召开换届选举用的那张柴桌子后面,坐着的牛大江站起来发言:“今天晚上的村支两委扩大会议开得很好,老党员,老干部代表,和男女村民代表发言的内容,我刚才坐在这里理穿串子,梳辫子,归纳出来的是‘三难’问题。也就是困扰了我们村这么多年的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问题。

    我们啸河村要想尽快脱贫致富,村、支两委要带领村民真正过上好日子,必须从扎实解决三难问题入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打牢强村富民的基础。”边说边从从身上掏出小本子来展示“前天,我把我们啸河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都重新审视了一遍,我心里的道道也就是画在这小本子上的道道:这一根直道道是要坚决进行农网改造,村里要架高压电线的道道;这弯弯扭扭的道道,是要接引自来水到各家各户的道道;这双道道,是需要村村通组组通的硬化路道道。既然大家和我的看法、想法一致,我们就从解决三难着手,明天早晨开始行动。看看还有没有人提出新的意见?”

    倪艳丽为大家续茶水,来到村民代表杨发斗面前,说:“请杨表叔提出点意见啊——”

    杨发斗把吧嗒着的旱烟袋锅子倒过来,拐起一只脚板,蹭着烟锅说:“牛书记,我是全村居住的最边远的人户,能解决三难,我做梦都想啊。大家伙说的我看都行,但缺一个字寒(还)是不行——”

    牛大江立即接话:“杨表叔,三难问题解决后,我首先要帮你从山顶上搬到靠近公路的村院子来住。你先说说没哪个字不行?”

    杨发斗:“解决三难,就得花钱、花大钱,可是,这钱从哪里来呢?”

    钱,总是最敏感的的话题。众人异口同声接腔:“是啊。是啊。解决三难,哪里弄钱?!”

    牛大江:“杨表叔提出来的,和大家异口同声询问的,确实是个关键问题。关于这个钱字,我心里也有道道了,可以学学咱们老生产队时候的那条折了一条腿的牛,采取三条腿走路方式: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拨;二是动员能人老板捐;三是发展集体经济赚。我想,明天先动第一条腿,我到街办和开发区领导哪里争取对我们啸河村倾斜优惠政策?”

    近处的人早无动静了,爱汪汪的狗也似乎睡着了,从会议室的窗棂里,透过远处传来的几声鸡啼,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牛大河接着发言:“我作为村上的副主任,村支部的副书记,我表个态度,全力支持牛书记、牛主任的工作,当好副手,当好参谋。”转对牛大江:“大江啊,时候不早了,夜深走夜路,头重脚轻的啊?,你看——”

    牛大江抬腕看表:“哟伙,鸡子叫头遍了,蚂蚱爷,时候是很晚了。今天的扩大会议就先开到这里,散会。大家出门路上小心。”

    与会人员从会议室跨出们来,三三两两分头离去。

    10、

    啸河开发区管委会驻地。

    管委会副书记办公室里,牛大江向管理区副书记穆克成慷慨激昂地诉说着。

    穆克成对牛大江说:“你稍安勿躁啊,水火无情,我得上卫生间去先解决一下问题——”

    牛大江说了急话:“领导也尿尿啊?”

    穆克成:“领导也是人啊,不尿,不是让尿给憋死了?”边说便急切地走向卫生间。

    牛大江跟随着穆克成,不厌其烦地陈述:“我就是让村上的穷尿快憋死了,才一趟又一趟地来骚扰领导啊。”

    穆克成:“啥时候你都不忘记你的主题词,借题发挥啊。”进入卫生间。

    牛大江站在卫生间门外。

    穆克成提裤子、扎皮带出卫生间,一见牛大江,笑着说:“我说你牛书记真牛,像个美女蛇样的啊,缠得我尿都屙不利落了。既然街办同意了你们的村村通计划,你那啸河村农电改造项目报告,我也先表个态,同意你们的意见,然后等今天晚上,我们开个碰头会,等书记最后拍板行不?”

    牛大江:“学电视上葛优广告一句话,神州行,我看行。”像个孩子似地兴奋得要跳起来。

    为了解决啸河村三难现状,尤其是要首先改善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牛书记成了街办、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常客,软磨硬泡争项目,苦口婆心提要求。在开发区管委会和街办的支持下,他终于为村里争取到“村村通”和‘农电改造‘等国家项目资金二百万元!解决村里老三难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11、

    沉睡了千百年的啸河村的山岭、沟壑间,忽然就闪现出如下真实的镜头真实的生活画面与场景:

    村民们三三五五在山坡上听从技术人员的吩咐栽电杆,放、拉、架设高压线,架设自来水管道。

    于是,大村小院农户人家里呈现了电灯亮、电视唱、青年娃子伴随收录机蹦跶跳舞的情景;

    老顽童老伴在自家门前廊檐下喜接自来水的欢笑;

    种植花卉、观赏林木的李春光等用水龙头喷浇观赏林木园子、花木苗圃、盆景?

    牛大江、牛大河一路过来与浇水人李红发搭讪。

    牛大江:“红发啊,有了这自来水,你们几家培植观赏性林木的专业户就不用发愁罗。李春光弄花木苗圃盆景的更不用发愁罗。”

    李红发:“是啊,是啊,这都多亏村委会的决策好啊,更多谢牛书记为筹款麻缠上级领导到处跑啊。”

    牛大江:“该跑事情就得跑啊,只要你们几家能致富,还能带动更多的人也学你们的手艺,走上致富道路,我心里就舒坦啊。哎,你们可不要在技术上保守啊。”

    李红发:“牛书记,我不瞒你说,我可是在保护我这一双手啊,养好一棵树就是上万元呢!书记,我咋能保守啊,我们这几家的技术,还是你请市里园林局的技术人员来教我们的啊——现在三难解决了两难,要是村组的路修得起来,朝出卖这些商品就更方便了。”

    牛大河:“三难解决了两难,你说的还有一难——村组路面硬化、加宽问题,我们村委会也想马上解决,可是,目前还真是又难住了我们啊?”

    牛大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李红发:“我知道,这东风就是钱!”

    牛大河:“就是。就是。牛书记这几天觉都睡不安神呢。”

    李红发从身上掏出一张卡,递给牛大江:“牛书记,你们为大家伙操心修路,我先带个头捐献,这张卡上还有10万元。”

    牛大江握住李红发的手:“兄弟,钱,我先收下了,等集体经济大好转了,我保证加息还给你。”

    李红发:“牛书记说这话就见外了。谁跟谁啊?村委会修路是为大家好,我能让大家还我钱吗?书记要说还我钱的话,你现在就还给我。”

    牛大江:“好,好,到手就是财啊,不还你了。不过,我要代表村委会向你表示真诚的感谢。”

    那边给苗圃浇水的李双林也赶过来,递给牛大江一个存折:“村委会莫嫌少,萝卜丝洋芋丝,多少是个意思,我这存折上还有5万元,也捐献给村里修路——”

    牛大江:“双林,我收下啦,谢谢你们支持工作啊。”

    很巧的是,远嫁的河南的村花陶小香提着行李走来。

    牛大江对小香:“哟嘿,这不是小香姑娘么?”

    陶小香:“是啊,是啊,我下车后就到处找你们村委会领导呢。”

    牛大河:“是回娘家来看看老娘啊?”

    陶小香:“我见春光在电脑上对我说,村里修路,村委会在为筹备钱的事情发愁,我赶回来给村委会捐献10万元。”把红包递给牛大江——

    牛大江:“小香啊,小河村修路,牛河村的人捐款说得过去。可你的户籍已经在河南啊。”

    陶小香:“牛书记、牛主任、牛叔啊,我可是啸河村长大的人啊。去年,那个该死的郭朝前翻车死了,我也为他守过了百日、守过了周年。现在,我有个请求,请求允许我回啸河村落户。一来能天天照看我的老娘,免得你们村委会把我娘当作五保户照看啊;二来呢,我在洛阳也学会了养牡丹的技术,我们这个新兴的汽车城还很缺牡丹花呢。如果村里人学会养牡丹,那可是比别的花走俏啊。”

    李双林开陶小香的玩笑:“我看三呢,还可以和我们李家户的春光破镜重圆是不?免得村委会帮忙操心给他找大香、二香。”

    陶小香:“才见面,你就开玩笑。不理你——”

    牛大江对牛大河:“我看这玩笑也是小半假,多半真。我代表村委会做个主:对陶小香回来落户,表示热烈欢迎!”

    众人随同鼓掌。

    山涧、啸河回响起欢迎陶小香归来的巴掌声。

    12、

    掌声幻化成开山炸石的隆隆炮声。

    炮声硝烟弥漫处,村民在抬石磊岸,加宽路面;

    搅拌水泥混凝土,摊铺路面;

    更多的人在搭建厂房;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