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青豆小说网 www.qingdou.io,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百姓;另一方面,清理积案,剔除宿弊,使吏治为之一新。从此,田文镜深受雍正帝的眷顾与赏识。

    三、捐纳入仕的李卫

    李卫(公元1686年—公元1738年),字又玠,清朝江苏铜山县人。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李卫以捐纳入仕,授兵部员外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升任户部郎中。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李卫出任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李卫升任云南布政使,奉命仍主管盐务。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李卫升任浙江巡抚。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李卫奉命兼理两浙盐政。李卫上疏说:“浙江户口繁多,米不敷食。请拨盐政归公银十万两,派员赴四川采购大米,以平抑浙江米价;盈利部分,可用于修整城垣。”鉴于浙江盐枭猖獗,盗卖私盐、偷逃税收严重,李卫大力整顿盐政,上疏说:“浙省私贩出没,海宁长安镇为偷运要道,请设兵巡守隘口。”又说:“江苏的苏州、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常州、镇江四府,依例食用浙盐,而镇江与安徽接壤,常有安徽盐枭偷渡私盐入境。请敕令常镇道及京口(故址在今镇江市)将军标副将、城守参将等督促将吏,加强水陆巡缉。”在李卫的坚决打击下,一批盐枭落网,从而确保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朝廷的盐税收入。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李卫深入浙江沿海诸县,勘察海潮泛滥成灾的现状,奏请朝廷批准,在海宁、海盐、萧山、钱塘、仁和诸县,大规模修筑海塘,从而有效地抵御了海潮的侵蚀,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不久,李卫升任浙江总督,兼管巡抚政务。

    四、借光攀升的黄兰阶

    借光攀升虽为君子所不齿,但那些求权“若渴”者,他们只顾红顶加冠,官至极品,可不管别人说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哪怕人后小人,人前大人,他们就觉得风光无限!黄兰阶借一柄摇扇获取官位,个中“玄机”不外乎权力的“魔力”效应。

    在清朝政府的官场中,一直盛行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来谋取官位。但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黄兰阶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当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黄兰阶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的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

    “给我写柄扇子,落个款。”黄兰阶对店主说。店主取过扇子,落上左宗棠的款。黄兰阶手摇扇子,得意洋洋地返回福州。

    这天,是例行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道:“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后,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听了大吃一惊,心想:我原以为这姓黄的没有什么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给他放实缺,不成想他却有这么一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总督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

    师爷一听笑道:“大帅放心,左宗棠眼下不会害你,他向来不替人写荐书,这柄扇子其实就等于是推荐信了。大帅只要马上给姓黄的一个官做,左宗棠就会高兴了。否则……”

    总督笑了:“好!明天就给他挂牌放任知县好了。”

    就这样,黄兰阶巧妙地“借”左大人的“光”弄了个七品知县,而且在左大人的“光罩”下,不几年又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到左宗棠,讨好地说:“中堂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总督出了左宗棠的相府,自言自语道:“看来我重用黄兰阶还真是对的。”

    黄兰阶凭着一柄摇扇,借用左宗棠的名誉,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官至四品道台,真是“欺世盗名”,“借光”有途。其小人伎俩虽得势,却为君子所不齿。

    (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